鋁型材工件經氧化處理后表面有時會附著一層紅色沉淀物,這是由于氧化劑的過量使用和過多的三氧化鐵的積累引起的。這種較少結晶的氧化鐵在濃堿液中溶解度很小,因而氧化時會在工件表面沉淀析出,這種現象下,湖北鋁型材廠家可采取下列措施予以消除和預防。
(1)嚴格控制發藍溶液的工作溫度。發藍溶液所需工作溫度取決于鋼部件的碳含量或合金成分的存在與否。 對于碳含量較高的零件,溶液變成藍色時溶液的起始溫度和終點溫度都較低,而含碳量較低的制件或是合金鋼制件則相反。不同種類鋁型材同時進行發藍時,時間上要錯開,一槽可先處理含碳量高的制件,待處理到達終點時,溶液的溫度也上去了,恰好為含碳量較低的制件起始入槽時需要的溫度。這樣可避免紅色掛霜的出現。
(2)采取二次發藍工藝。具體方法是:首先以較低的工作溫度在溶液配方中對零件進行藍變約15分鐘,然后將其移至比正常工作溫度稍高的溶液中以繼續發藍40至60分鐘,然后將一個罐 固溶溫度控制在130?135℃,二槽溶液溫度控制在140~150℃(隨鋼鐵制件含碳量的高低有所區別)。制件在一槽中形成晶核,然后在二槽中繼續生長,使之連接成片,從而獲得致密且較厚具有高耐蝕性的氧化膜,又能大大地減輕紅色掛霜的出現。
(3)發藍過程中增加制件的沖洗步驟。制件在發藍槽中處理5min之后,從槽中取出來,在自來水龍頭下猛沖一下,此時由于制件表面黏附的紅色掛霜剛剛形成,較薄,容易沖洗掉,然后再繼續發藍時就較少再會出現紅色掛霜。
(4)發藍溶液中添加亞鐵氰化鉀。由于亞鐵氰化鉀能與高價鐵離子絡合生成普魯士藍沉淀,從而降低溶液中鐵離子含量,減輕紅色沉淀物在制件表面的出現,但此法費用稍高并稍有毒性。
(5)加強發藍溶液的維護。加強發藍溶液的維護是防止出現紅色掛霜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制件表面紅色掛霜在一定程度上是隨著發藍溶液中高價鐵離子的增加而加重的,為此當發藍溶液中積聚一定量的高價鐵離子之后需要進行清理,具體方法如下:先在發藍溶液中加入原體積1/4的熱水,使之稀釋,然后加熱至沸(此時溶液的沸點溫度約120℃左右),待靜置后吸出槽底紅色沉淀物于盆內(待沉淀后上層清液可回發藍槽),上層清液進行濃縮或補加材料使之合乎工藝配方要求的質量濃度,再進行發藍其膜層表面將不會出現紅色掛霜。此法需經常進行。